-
一、国标文件解读《GB31604.31-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残留量和迁移量的测定》是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领域的重要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该标准于2025年3月16日发布,并将于2025年9月16日正式实施。(一)适用范围1.塑料类材料及制品:包括但不限于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塑料制成的食品包装、容器、工具等,PVC常用于制造瓶盖密封垫片、糕点托、软管等...
查看更多
-
甲醇中2种药物混标溶液详细的存放建议:一、存放环境要求1.温度控制常温存放:若药物和甲醇在常温下稳定,可存放于15~25℃的避光环境(如实验室货架或试剂柜)。低温保存:若药物或甲醇易挥发、易降解,需存放在4℃冰箱中(避免冷冻,因甲醇凝固点为-97.6℃,低温不会导致冻结)。避热源:远离暖气、阳光直射或高温设备,防止甲醇挥发或药物分解。2.光照条件避光保存:甲醇和某些药物(如光敏性药物)在光照下可能发生降解,建议使用棕色瓶或铝箔包裹的容器,存放于暗处(如试剂柜或抽屉内)。3.通...
查看更多
-
甲醇中2种药物混标溶液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分析方法开发与验证1.校准仪器在药物分析中,无论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还是其他分析仪器,都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甲醇中2种药物混标溶液可以作为校准标准品,通过已知浓度的药物混合溶液来建立仪器的校准曲线。例如在HPLC分析中,将不同浓度的混标溶液注入色谱仪,记录药物的峰面积或峰高,从而绘制出浓度-响应值的标准曲线。后续对实际样品中的药物浓度进行测定时,就可以根据这个标准曲线来...
查看更多
-
一、标准文件解读《HJ1389-2024固定污染源废气12种多氯联苯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是我国生态环境部于2024年12月25日发布,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这一标准系统规范了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12种毒性较强的多氯联苯(PCBs)的测定方法。1.标准适用范围*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如烟道、烟囱等排放的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如厂界、环境空气监测点)其中,主要针对12种二噁英类多氯联苯...
查看更多
-
一、地方标准文件解读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1356-2017,全称为《表面涂装(汽车制造及维修)挥发性有机物、镍排放标准》,是湖南省为控制汽车制造及维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镍排放而制定的强制性地方标准。(一)标准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内汽车制造及维修行业的表面涂装工序,主要管控:废气中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废水中的镍(Ni)排放。(二)相关检测方法:标准推荐采用气相色谱法(GC)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VOCs分析。(三)总结:DB43...
查看更多
-
一、标准文件解读《GB/T44966-2024橄榄油中脂肪酸乙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是一项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0)归口,并由南京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起草。该标准于2024年11月28日颁布,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1.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各类橄榄油(如特级初榨橄榄油、初榨橄榄油等)中脂肪酸乙酯(FAEEs)含量的测定,包括...
查看更多
-
同位素内标是一种在分析化学中广泛应用的定量分析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引入与目标分析物化学结构高度相似但含有稳定同位素标记(如²H、¹³C、¹⁵N等)的内标物,校正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提升定量准确性。在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和质谱检测过程中,目标分析物可能因基质效应、仪器波动、回收率差异等因素导致定量误差。同位素内标物与目标分析物经历相同的处理过程,其响应变化可以反映目标分析物的损失或变化,从而通过比值计算校正误差。化学结构相似性同位素内标与目标分析物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仅在部分原...
查看更多
-
一、国标文件解读《HJ1399-2024水质17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旨在规范水中17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该标准于2024年12月25日发布,并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1.适用范围: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海水等多种水体类型。2.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HPLC-MS/MS),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度的特点。根据样品类型不同,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