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体标物全称为基体标准物质是一种成分、结构或物理化学特性与实际待测样品高度一致(即 “基体匹配”)的标准物质。它的核心作用是消除 “基体效应” 对检测结果的干扰,确保分析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验证、仪器校准及量值传递的关键工具。
基体标物需满足标准物质的通用要求(均匀性、稳定性、准确性),同时具备以下核心特性:
基体一致性:基体组成与目标待测样品(如食品、土壤、血液、合金)匹配或高度相似,这是区别于 “纯物质标液” 的核心特征。
良好的均匀性:同一批次标物的不同取样部位、不同取样量,其目标组分含量差异需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通常通过方差分析验证)。
长期稳定性:在规定的储存条件(如低温、避光、密封)下,目标组分含量在有效期内(通常 1-5 年)保持稳定,不发生降解、吸附或迁移。
使用规范
遵守证书说明:仔细阅读标物证书,了解其用途、定值方法、最小取样量等信息,避免误用。
均匀化处理:使用前对标物进行均匀化处理(如振荡、混合),确保取样**性。
最小取样量:按证书规定的最小取样量取样,小于该值可能导致结果缺乏**性。
期间核查:在有效期内定期核查标物的稳定性,确认其量值是否保持原有状态。
储存管理:按证书规定的条件(如避光、冷藏)保存标物,防止量值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