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文件解读
《GB 31656.18-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品中地克珠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5年6月3日联合发布,并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为检测水产品中地克珠利药物残留提供统一的检测方法,对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养殖用药以及促进贸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鱼、虾、蟹、鳖等水产品可食组织中地克珠利残留量的测定。地克珠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球虫药,广泛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中防治球虫病。由于其可能在水产品中形成残留,因此需要建立灵敏可靠的检测方法进行监控。
二、方法原理
试样中残留的地克珠利经乙腈提取后,通过适当的净化步骤(如正己烷液液分配除脂等),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
三、操作步骤
(一)试样制备:取水产品可食部分,绞碎并充分均质,-18℃以下保存备用;
(二)提取:称取适量均质试样,加入乙腈溶液进行涡旋、振荡提取,离心后收集上清液;
(三)净化:提取液采用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溶液进行液液分配净化,去除脂肪等干扰物质。收集乙腈层,经氮气吹干后,用适当的溶剂复溶,过微孔滤膜后供仪器测定;
(四)仪器测定
1.色谱条件:通常采用C18色谱柱(如100 mm × 2.1 mm, 1.7 μm),以甲醇(或乙腈)和含0.1%甲酸的水溶液(或含甲酸铵的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2.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ESI-)下监测。地克珠利的典型监测离子对为:母离子m/z 407.0 → 子离子m/z 336.0(定量离子)和m/z 407.0 → m/z 308.0(定性离子)。具体碰撞能量等参数以标准正文为准;
(五)定量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通过绘制地克珠利标准工作曲线,计算试样中地克珠利的残留量。
四、方法性能指标
(一)检出限:方法的检出限为0.5 μg/kg;
(二)定量限:方法的定量限为1.0 μg/kg;
(三)回收率:在不同水产品基质中,地克珠利的添加回收率通常在72.2%至92.3%之间,符合残留分析要求;
(四)精密度: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相对标准偏差(RSD)通常在1.0%至5.9%之间,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五)线性范围:方法在0.5-100.0 ng/mL(或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不低于0.99。
五、质量控制要求
标准的操作需遵循良好的实验室规范,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一)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采用相同的测定步骤进行测定,以排除干扰;
(二)校准曲线:采用一系列浓度的地克珠利标准溶液绘制校准曲线,浓度范围应覆盖待测样品的可能浓度;
(三)平行试验:试样通常进行双平行测定(除非另有规定),并符合精密度要求;
(四)回收率试验:在测定批次中,通常应带入空白基质加标样品(如添加接近LOQ和MRL水平的浓度)进行同步前处理和测定,所得回收率应在方法规定的可接受范围内。
产品名称 | 编号 | 浓度 | 规格 | CAS号 | 品牌 | 单位 |
地克珠利标准品 | ST-020-06A-84A | 99.70% | 10mg | 101831-37-2 | SIT纯 | 瓶 |
甲醇中地克珠利 | ST-023-12A-07A | 1000mg/L | 1ml | 101831-37-2 | SIT | 瓶 |
地克珠利-D4标准品 | XBQ1645 | CP:95%;98%atom | 1mg | 1632495-80-7 | XBRM纯 | 瓶 |
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