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文件解读
《GB 31657.6-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产品中酰胺醇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三大部委联合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该标准于2025年6月3日发布,并定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适用范围与检测对象
(一)适用范围
主要包括两大类蜂产品:蜂蜜、蜂王浆,标准适用于这些产品中酰胺醇类药物残留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既可用于日常质量监控,也可用于仲裁检测和产品认证。
(二)检测对象
1.氯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因其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而在许多国家被禁止用于食品动物。该标准对氯霉素的检测灵敏度要求高,低检测浓度可达微量级(通常为0.1 μg/kg级别),能够有效监控蜂产品中的非法使用。
2.甲砜霉素:作为氯霉素的衍生物,甲砜霉素虽然毒性较低,但在蜂产品中的残留仍然需要严格控制。标准明确了甲砜霉素的检测要求和判定标准。
3.氟苯尼考:是新一代酰胺醇类抗生素,在养殖业中使用较为广泛,但必须遵守休药期规定,确保产品中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制量。
二、操作流程
(一)样品前处理
目的是将目标药物从复杂的蜂产品基质中提取出来,并去除干扰物质。
1.提取:使用适当的溶剂(如氨化乙酸乙酯)对样品中的目标药物进行萃取;
2.净化:通过诸如固相萃取柱等手段,进一步去除提取液中的脂肪、蛋白质、色素等杂质,以获得更洁净的待测液。
(二)液相色谱分离
1.净化后的样品溶液被注入液相色谱系统;
2.样品随流动相进入色谱柱,由于目标药物(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它们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也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3.标准中会明确规定所使用的色谱柱类型、流动相组成、梯度洗脱程序等关键参数。
(三)串联质谱检测
分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串联质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1.离子化:通常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 使目标化合物带上电荷;
2.质量分析与检测:在多反应监测(MRM) 模式下,质谱仪会筛选出特定的母离子,将其打碎后,再筛选出特定的子离子进行检测。这种双重筛选机制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能有效降低假阳性结果的风险。
(四)数据分析与报告
由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采集质谱信号,通过对比待测样品与标准品的保留时间、离子对比例等信息进行定性,并通过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最终根据建立好的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各种药物的残留量,并出具检测报告。
三、总结
酰胺醇类药物在蜜蜂养殖中曾用于防治各种细菌性疾病,但这类药物可能通过蜂产品传递给人体,并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特别是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多数酰胺醇类药物在养殖业中被严格限制或禁止使用。玺标作为标准物质生产商,助力GB 31657.6-2025,欢迎各大客户前来购买!
标准物质上新
| 名称 | 产品编号 | 浓度 | 规格 | CAS号 | 品牌 | 单位 |
| 50%乙腈水中3种酰胺醇类混标GB31657.6-2025 | XB04649 | 1000mg/L | 1.2ml | NA | XBRM | 瓶 |
| 氟苯尼考标准品 | XBM0009 | 99.2% | 100mg | 73231-34-2 | XBRM纯 | 瓶 |
| 甲砜霉素标准品 | ST-019-02H-39H | 99.7% | 100mg | 15318-45-3 | SIT纯 | 瓶 |
| 氯霉素标准品 | ST-021-10A-93A | 99.8% | 250mg | 56-75-7 | SIT纯 | 瓶 |

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浏览